(二)全力攻坚项目扩大投资。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继续实行市领导领衔服务、“半年一观摩”等机制,把攻坚举措落实到“谋、争、建、服、管”各环节,开工建设重大工程项目400个以上、完成投资380亿元以上,建成投产50个以上。用长远战略眼光谋划项目,围绕“三资”答“三问”,大力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省级“四化”产业基金等支持,争资增长10%以上;积极推动亚投行贷款项目落地实施。持续优化投资结构,聚焦产业需求加大配套设施建设,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占比50%以上。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启动建设六盘水高铁站站房项目及其附属工程,加快推进盘兴高铁、官山机场和安盘、纳晴、六安高速公路建设;深入实施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后箐水库等18座中小型水库建设,建成盘州市水系连通工程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完成交通投资103亿元以上、水利投资10亿元以上。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2500个。全面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项目资金闭环管理措施,做到“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坚决杜绝搞“三个工程”以及“新形象工程”。持续推进闲置低效资产盘活专项行动,重点攻坚盘活16个以上停建、闲置和低效运营的资产项目。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提升实力、魅力、活力为引领,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城镇建设拉动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抓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实施,推进详细规划编制,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支持六枝、盘州提升城区宜居品质,促进钟山—水城—六盘水高新区同城化发展,因地制宜提升打造一批重点乡镇。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无体检不更新、先地下后地上,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圈两场五位”。持续攻坚城区骨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乌蒙大道、钢城大道复工,集中力量加快实施六盘水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系统推进城市管网排查整治和升级改造,新建改造地下管网175公里;加快集中供热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稳定性、扩大覆盖面,让更多市民在寒冬开启暖居生活。推进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安置房三年清零行动,实施城市危旧房改造2700户以上、老旧小区改造5700户以上,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以上。深入推进问题楼盘、政府性拆迁安置问题专项整治,基本完成剩余“保交楼”任务;落实房地产“新十条”等政策,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探索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和二手房、库存商品房、保障性租赁住房转化政策,打通“一二手房”联动通道,引导鼓励房开企业开发康养、避暑等地产。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海绵城市等创建,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文明规范!

  (三)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压紧压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责任,切实抓好“3 1”保障,实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提质行动,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就业和产业帮扶,加大劳务输出、以工代赈等实施力度,确保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深化农村闲置低效项目资产提质增效,确保年内基本完成盘活任务。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多样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粤黔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帮扶形成更多成果。

  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发展。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大责任,持续开展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防止非农化、非粮化,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4.3万亩以上;坚持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配套,推动粮油稳面积、增单产,分别完成粮食、油菜种植面积274万亩以上、35.5万亩以上,力争单产均提升2%左右,全面完成省下达粮油储备任务。围绕做足“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调整产业布局和种植养殖结构,稳定烤烟种植规模,持续深化巩固“两园一田”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培育壮大小黄牛、黑山羊、乌金猪等养殖规模,支持六枝特区、水城区发挥全省养牛大县优势发展肉牛产业,完成“四肉”产量15万吨以上;支持人民小酒、盘县火腿拓宽市场,整体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强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农机推广应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0%以上。推进原料基地与加工企业优化布局,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工程,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发展水平。

  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坚持示范引领、分步推进,推广“五型”村居等经验,创建“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村30个以上。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整村推进改厕、改圈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5%以上,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保持95%以上。扎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更好发挥村规民约作用,让文明乡风在广大乡村蔚然成风!

  (四)大力激发和释放消费潜能。落实“消费促进年”活动部署,持续丰富消费场景、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全面提振旅游消费。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推进“四大行动”,丰富完善“四季四美”旅游产品体系,力争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游客人均花费增长5%左右、达到1050元以上。加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推动文旅、体旅、教旅、农旅、工旅、商旅跨界融合,推出旅游融合业态8个以上;持续推进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整体提升;培育新增四星级以上标准高品质酒店、省级旅游品牌各1家以上,新增等级旅游民宿10家以上;盘活旅游领域存量项目6个以上。进一步做足“夏凉、冬雪”文章,全方位系统策划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系列活动,持续提升“六马”吸引力,实现由“赛事”向“赛季”转变;持续发力打响“南国冰雪城”独特品牌,联动打造“滑雪 ”组合产品,擦亮“水城烙锅”等名片,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凉都魅力。发挥“县县通高铁”优势,大力推广“小车小团”,积极参与省“支支串飞”,加快复航主要客源地航线并适时增加航班,强化与周边地区联动,通过经停、中转、联程等方式缩短游客在途时间,提升“快进慢游”的旅途体验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10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