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启动实施碳达峰九大行动,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开展空气质量达标与碳排放达峰“双达”试点示范。开展湟源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申报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打造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设计产品,推进南川、北川、生物园区循环化改造,创建甘河国家级绿色园区。推动电解铝、硅铁、电解铜等重点行业节能技改,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扛牢压实河湖长制责任,实施南川河母亲河复苏行动,配合做好湟水数字孪生流域建设试点,确保小峡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湟源青岭台、大通向化小流域综合治理等8个项目,治理水土流失80平方公里。全面实施北方清洁能源取暖项目,清洁节能改造12.7万户,打造清洁取暖“西宁模式”。强化重点污染物协同管控,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走在西北省会城市前列。

  各位代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科学的方法,持续解决一批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努力让西宁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景色更秀丽,让绿色美丽低碳成为西宁名片!

  (四)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展现省会城市新面貌。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高标准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西宁北绕城高速、宁大高速扩容改造等项目,推进通海大道、时代大道南延、朝阳东路北延等路网工程,构建城市路网联通、交通畅达新格局。配合开工建设引黄济宁工程,力争完成南川供水工程、引大济湟湟水北干二期及西干渠田间配套、大河滩水库等项目,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保障生产生活用水。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运营5g基站5000个以上,提升通信网络设施水平。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统筹实施主城区城市更新和老旧片区改造,加快南川、北川和多巴片区开发建设,推动西川、鲁沙尔、朝阳物流园片区城市更新。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实施老旧小区住房改造2.7万套、棚户区改造165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2600余套,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部。实施城市生命线工程,更新改造新宁路、黄河路等地下管网45公里,完成柴达木路、昆仑东路(怡心园段)等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让城市更加安全、更具韧性。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加快城市运行指挥中心二期、智慧交通监管等项目建设,打造“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数字大脑”平台,提升设施运行监测预警能力。建成运营餐厨垃圾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完成一污、三污扩能改造,启动五污扩能改造、七污新建项目。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门前六包”履约星级评定。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不断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建立违规户外广告动态清零机制,巩固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城市环境。

  (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绘就农业农村新画卷。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八大行动”,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耕地保护“田长制”试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积极稳妥治理“非粮化”,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90万亩,建成市粮油应急储备中心一期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优质高效蔬菜生产区10万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家。启动食用菌产业建设,培育发展牦牛、藏羊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集散中心项目,加快建设黄河流域(湟水河)现代蔬菜产业园。实施“河湟田源”品牌提升行动,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20个。加快建设湟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大通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

  深入实施“三乡工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坚决防止出现整乡整村规模性返贫。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沟一产业、一域一特色”,积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实施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推动乡村旅游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吸引更多市民下乡支农惠农。落实人才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创新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深层次推进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实施一批联农带农、效益良好的协作项目,促进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持续推动乡村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创建3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85个高原美丽乡村、2个美丽特色城镇,改善农村居住条件7000户。提升30个村3.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水平,改造农村户厕1.6万座。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市23%村庄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实施农村路网建设项目108个,新改造农村电网325公里。落实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责任,常态化开展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及村庄清洁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各位代表,实现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我们将以“三乡工程”为抓手,把更多资源、更多精力投入到“三农”事业,把农业做得更强、乡村建得更美、日子过得更红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56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