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是行政效能在集成改革中日趋优化。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381个高频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全省通办”,网上可办率达到95%。统筹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第一批106项涉企事项实行“照后减证”。公共机构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结合市场化方式推进节能改造》入选全国公共节能典型案例。高效搭建政银企融资服务平台,有序推进“春雨润苗”等专项行动,全年提供金融支持7.1亿元。

  十是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普惠均衡。15件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7%,咸阳市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认真落实稳就业系列政策措施,发放创业贷款5573万元,城镇新增就业7312人。实验小学教学楼等10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建成,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7%;妇计中心、人民医院等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成投用,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完工;建设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2个,剪纸、土布扎染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中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专项整治,探索实施“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新模式,全面推广“七室一院”试点经验,打造了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样板典型,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指数有效提升。

  民族、宗教、气象、档案、残联、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会、地方志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省驻兴单位、驻兴部队官兵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兴平建设发展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望奋斗路,砥砺新征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兴平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发展竞争激烈、追赶超越压力空前,优势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仍需提升,科技资源优势和潜力没有最大程度发挥,营商环境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一些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有待激发提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尽心竭力改进工作,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新期待!

  二、2023年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兴平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发展动能充足有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随着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加快,咸阳全力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兴平发展机遇将持续扩张,优势因素将集成放大,我们必须保持定力、大干快上,化优势为胜势、变机遇为现实,走稳走好兴平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主动融入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中争一流、做表率,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兴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左右。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突出做好五个准确把握。一是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向心引领力。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系统推进兴平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在产业提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环境优化等方面勇于作为、善于作为、创新作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进兴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二是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势能,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全面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系统整合科技资源和产业优势,坚持对外招商引资、平台建设、转化孵化同抓共促,加速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切实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三是准确把握主导产业方向,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竞争力。始终把主导产业发展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紧扣新材料和航天航空航海配套装备制造、智能家居和食品加工新消费产业两大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推进延链强链、集聚升级,做强产业体系优势环节,挖掘链主企业资源禀赋,健全产业生态发展环境,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从“立梁架柱”全面迈入“积厚成势”。四是准确把握统筹城乡目标,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支撑力。始终把推动城乡一体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高标准融入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加速融入咸阳主城区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补齐乡村振兴短板,推动我市和咸阳主城区规划衔接、产业协作、要素流动,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协同共享。五是准确把握民生改善底线,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凝聚力。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完善多元富民增收体系,持续落实民生实事长效机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8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