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开展扬尘管控、秸秆禁烧、禁燃禁放、餐饮油烟污染防治等专项治理,确保空气质量持续稳中向好。深化完善“河长制”,扎实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常态化排查水环境风险隐患,加强城乡供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境内汉江及其干支流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

  切实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共治,生态林、经济林和景观林“三林”共建,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力促汉江过境段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建成竣工,争取启动汉江冷水段综合整治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扎实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拯救力度。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坚决抓好中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切实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行动,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能耗“双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资源循环式利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启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创建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单位。

  (五)合力抓改革、促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焕发新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更大范围的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掌上可办。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推动监管更加精准有效。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力促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统筹推进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积极探索便民利民的“微改革”“微创新”。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坚持行政审批做“减法”,设置“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式服务专窗,着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让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坚持优化服务做“加法”,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实行全流程全要素保障服务,以有为服务激活有效市场。坚持政策扶持做“乘法”,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推进减税降费,严控涉企收费,深度释放政策激励效应。坚持破除障碍做“除法”,从严打击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全力破解用地、用人、用材、用钱、用房、用能等瓶颈制约难题,让企业轻装上阵。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密切与发达地区的经贸交流,积极承接产业、资金、人才和技术转移,着力打造安康向东开放的前沿门户。深化苏陕、津陕对口协作,争取在资源开发利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人才交流、市场营销推广等方面取得更多更大合作成果。深度对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毗邻县区的合作联动,探索建立规划对接、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新机制。充分用好丝博会、农高会、厦洽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平台,依托安康无水港“公铁海”联运、“安西欧”中欧班列等通道,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紧盯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确定科技研发项目,“揭榜挂帅”推进重点产业领域产品研发、技术改良,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促进“秦创原”科技成果与我县主导产业、重点企业有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深入推进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建设,大力支持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加强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人才链、创新链、技术链深度融合。

  (六)致力抓民生、促和谐,推动人民群众福祉得到新提升

  扎实促进创业就业。开展创业就业“四百工程”,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工作,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6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发展新社区工厂10家以上,解决就近就地就业1000人以上。扎实做好根治欠薪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改善教育办学条件,积极筹划新建卡子初中、县城第三小学和第三幼儿园等项目,推动县职教中心建设、构朳初中灾后重建、月儿小学和幼儿园新建、白河高中宿舍楼、县幼儿园教学楼等校建工程如期竣工投用。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稳步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积极适应新高考新形势,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确保高中教育质量保持全市前列。加强职业教育发展,大力培育特色化、品牌化职教专业,打造省级高水平示范中职学校。深入推进“健康白河”建设,加快构建优生优育、妇幼健康、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医疗救治、医养融合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加大卫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启动县医院冷水分院、麻虎分院等项目建设,力促县医院河街院区和妇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投入运营,构建完善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让群众病有所医、病有良医。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促全民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抓手,持续完善提升“三馆一院一中心”功能,推动县文博馆、河街图书总馆建成开放。鼓励支持文艺精品创作,精心打造“白河水色”风情歌舞剧,提升改造“三苦精神”教育基地,编写“三苦精神”系列丛书。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启动实施白河商会会馆原址抬升工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20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