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集聚集约,推动退城退村入园。“退城(村)入园”是推动企业布局由散变聚,产业层次由低到高,综合贡献由小到大、城乡形象由旧变新的必然选择。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堵疏结合、分类施策,系统分析全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到应入尽入,对“五不”企业、散乱污企业和落后产能坚决取缔,腾出发展空间,实现“腾笼换鸟”。重点推进投资5.8亿元的七星钎焊铜精深加工和铜基新材料、2亿元的亚航电源退城入园等项目建设,不断做大集群规模、提升发展能级。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区外即是外”的招引理念,围绕主导产业,吸引周边区域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入驻园区,实现园区和企业发展双赢。
(四)强化建设拓空间,全面促进城区发展
按照“四先四后”的原则,推进“四网”建设和“四化”提升,以“城市建设攻坚年”活动为抓手,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推动市区无缝对接。
科学规划、提升功能。用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质量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和配套的控规、专规,形成全域覆盖的规划体系,守好耕地红线、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用规划引领开发,宜建则建、宜绿则绿、宜耕则耕,让凤泉的每一寸土地都地尽其用、造福于民。加快新乡市“四园一场”建设,确保投资2亿元的植物园(一期)、1亿元的生态公园如期开工建设,投资1.8亿元的体育公园、5亿元的动物园、5亿元的游乐场落地实施。推进投资10亿元的新乡市人才公寓(北区)、6202万元的白鹭社区和1687万元的市场街周边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宜居品质。推进投资1亿元的地下弱电信息共用管网、1亿元的智慧新基建等项目建设,推动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抢抓新乡市实施“引金入新”工程机遇,加快推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凤泉布局。
夯实基础、完善提升。围绕主次干道、入市口、园区、景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关键区域,重点推进投资60亿元的宝中片区、湖西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建设,谋划实施湖西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化纤厂区域工业遗迹活化利用、牧野大道拓宽提升等工程;推动投资6.6亿元的牧野大道凤泉大桥建成通车,加快推进6.5亿元的牧野大道跨京广铁路、5.6亿元的区府路西延等项目建设,构建“四纵两横”的路网格局;加快实施投资4亿元的污水处理厂、3.2亿元的新中大道共渠雨水泵站、4200万元的雨水管网提升改造等项目,提升城区防洪排涝治污能力。
点状开发、系统盘活。建立“点状开发”区域图,确定留、改、拆区域,留的区域实行精细治理、优化特色品质,改的区域强化风貌设计、完善功能形象,拆的区域测算成本收益、重塑空间布局,各乡镇(街道)划定10处以上开发点位,启动3-5处拆迁建设,实现拆迁、建设、绿化、配套四位一体。深入研究土地规划,抓好“三违三未”整治工作,千方百计盘活闲置土地,提升经济密度和城市品质。
因地制宜、增绿添绿。全面实施“四绿”行动,重点推进投资9200万元的主次干道提升改造项目,依托道路、河渠建设环城绿廊,打造城市“绿楔”,将生态气息导入城市,系统改善全区绿化景观效果,以绿色长廊、绿道步道为串联,建设绿地广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微绿地等景观,建设蓝绿交织、山水交融、鸟语花香、特色精致的公园城市。
(五)强化“三农”聚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以“乡村振兴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培育“三农”新动能。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根据“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原则,加强与省农大、省农科院、省现代农业研究基地等机构合作,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重点推进投资1.6亿元的大块镇蓝莓产业基地、9000万元的耿黄镇草莓小镇等项目建设。抓好产销对接,大力推广“公司 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无缝对接。
大力支持农村产业,打造“三农”新引擎。充分利用城市近郊优势,按照景村一体、产村一体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重点推进投资2亿元的大块镇乡村振兴“油菜花节”“高粱节”田园文旅综合体、8000万元的潞王坟乡凤泉湖沿线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示范带等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与和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
大力推动乡村建设,改善“三农”新面貌。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抓好“双气”入村、“三通一入地”等工作,重点推进投资2.3亿元的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2.2亿元的大块镇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聚焦“城市品质、乡村味道”,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净、绿、亮、美”为目标,开展“六大专项行动”,做好“一宅变四园”工作。统筹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拆除各类违法建筑、残垣断壁、破旧院落,谋划实施水系连通、绿地公园、雨污管网、污水治理等项目,推动村庄坑塘沟渠整治、防洪排涝体系完善、景观河道建设等工作。
(六)强化措施优环境,全面激活生态价值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探索“生态 ”发展模式,依托生态禀赋和环境资源,以“生态品质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的绿色生态区。
改善环境质量。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严格“六控”措施,持续治理“三散”,以国控和省控站点周边精细化管控为抓手,紧盯优良天数目标,聚焦重点污染源,压实行业部门和属地责任,开展精准治理。深化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制,推动水系连通、幸福河湖建设,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抢抓碳达峰碳中和窗口期,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环保倒逼绿色发展导向,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分类推进企业绩效分级提档升级,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加快花园式厂区创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企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