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科教振兴。抓实政产学研合作,坚持“人才强市”发展战略,推行“人才 项目 科创”引才模式,建设人才公寓1400多套;建成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博创服务站等平台,增强科技创新智力支撑。推行“高校扶企”制度,推进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10多所高校战略合作,打造“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合作模式,有效促进人才、科技、产业“三联动”。新增5家创新平台、6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高企保有量14家,居桂林市前列。实现“瞪羚企业”[5]零的突破,成为桂林为数不多拥有“瞪羚企业”的县域。完成一批重大成果转化,转化效益超4亿元,其中一项科技成果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在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全区第一支区市县三级联动的县级“科创基金”顺利运营,开创“荔浦运营模式”典范,被自治区评为“优秀运营子基金”。
(二)抓实推进重大项目,辐射带动效果显著
项目建设稳步实施。列入2022年区市层面重大项目共88项,总投资272.24亿元,完成投资90.8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5.43%。列入2022年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重大项目5项,总投资39亿元,完成投资4.1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41.6%。统筹推进国家天然气管网(桂东北环网桂林-阳朔-荔浦段)、桂林恒鑫隆公司线路板生产等一批重点项目。出台《荔浦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鼓励支持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创新发展。
要素保障落实落细。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政策理念,严格落实“七个一”工作机制[6]和重大项目协调会议机制,坚持“一项目一方案、一困难一对策”,对重大项目实施精准服务和清单化管理。积极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乡村振兴资金等各类资金,高效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撬动扩大银行贷款规模,创新融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融入重大项目建设大局。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地块的收储力度,加快土地报批进度,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贺巴高速2022年12月建成通车,阳鹿至贺巴高速连接线(荔浦段)进入征地阶段,加快推进东环路、荔浦修仁至金秀(荔浦段)二级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公路网干线公路提级改造,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覆盖面,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2.37亿元。持续推进燃气管道建设项目,铺设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天然气输送管网及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大江、潘厂等一批水库除险加固及中小河流治理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超8700万元。
(三)抓实推进城乡建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加强。实施老城区17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滨江南岸路网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高质量完成新坪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获得桂林市第六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考核成绩一等奖。新建完成6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4.37%,镇级污水处理厂年平均负荷率74.55%。持续推进杜莫、双江、大塘等7个镇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全面开展城乡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完成全市约15万栋自建房系统信息录入、6181栋经营性自建房线上线下初步判定和“回头看”复核工作,消除城乡自建房安全隐患。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编制《荔浦市绿色转型创新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产业、保护绿色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有序推进,污染防治取得实效,全年空气优良率为96.7%,集中式饮用水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保持总体稳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自然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清零;荔江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生态塑韵成效显著。
(四)抓实营商招商两大关键,发展活力倍加优化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持续精简行政审批,推出一批便民利企政务服务事项“微改革”,打造“放管服”[7]改革升级版。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试点改革,1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有效提高审批效率。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安排3000万元奖励资金表彰企业。争取到位自治区园区专项债2.62亿元用于工业发展。着力提升“桂惠贷”投放量、惠及面和精准度,累计发放“桂惠贷”556笔共16.16亿元,惠及360家企业,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新增工业用地收储3476亩,保障工业发展。开展线上线下“春风行动”[8]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保障企业用工。成立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构建“管家 保姆”的定制服务体系。推进“三大协会”[9]换届,新成立“青年企业家”协会,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召开了食品、衣架、光电、小五金等行业座谈会,强化与企业的沟通衔接,有序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
招商引资强力推进。优化本级“普惠 定制”招商政策制定模式,强化驻点招商工作力量,围绕粤港澳大湾区、rcep[10]重点地区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精准招商,累计开展党政主要领导带队招商、小分队招商60余次,拜访对接企业230余家。引进大顺pcb、安瑞pfc软板等项目,光电产业上下游、左右端深化拓展;抢抓“芋制菜”产业新风口,与桂林旅游学院联合打造桂菜预制平台,推动致君、“芋口福”等荔浦芋深加工项目落地,提升了食品产业结构;重点引进了总投资36亿元的玛辰特碳新材产业园、20亿元的荔浦新材料产业园,以“园中园”模式推动产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共引进制造业项目11个,投资超120亿元,引进制造业占全部招商引资项目占比桂林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