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抓实招商引资,组建三大平台招商小组、八大产业招商团队,把所有想着庐江的人和庐江想着的人发动起来。全年新签约项目69个,协议投资总额831亿元,赛纬电子、安徽佑顺等新签约项目扎实推进。用活用好资本力量,组建振川一号、盈润一号等5只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46亿元,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发展平台,高起点推动合庐产业新城建设,稳步推进庐江高新区西向扩容,庐江化工园成功获批省化工园区。聚焦聚力产业发展,博大精密、宇宙电子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投资14亿元大众国轩三元正极材料、15亿元南方水泥优化升级等32个项...
现代农业加快升级。新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新引进农业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27.3亿元。苗交会首次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展销面积扩大一倍,参展企业数量再创新高。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引进全球制造业领军企业2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5家,工业投资增长10.9%。净增国家高企136家,总数突破400家。战新产值占比达59%,居五县(市)之首。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新认定省级新产品22项、首台套装备3项。建筑业加快发展。制定“建五条”...
充分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创新平台思维和改革办法,聚焦“新光大道”产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下大力气招引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全年新签约重点项目103个,协议总投资650亿元,浦林成山轮胎生产基地、纳思达打印机、格拉默中国总部、顺丰华中供应链基地等重点项目顺利落地。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新登记科技成果246项,促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3.3亿元,中科光栅获评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初创组一等奖。实施技术创新培育滚动计划,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市级工业设计...
地区生产总值从416.9亿元增加到615.5亿元,年均增长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大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财政总收入从83.7亿元增加到134.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48.7亿元增加到83.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1%、14.6%,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千亿大关,获国务院督查激励3次、省政府督查激励8次。...
五年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累计增长39.1%;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73.3亿元和43.05亿元,累计增长91.4%和98.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65733元、41146元,累计分别增长47.8%、55.9%,收入倍差1.61,全市最优。...
五年不懈奋斗,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800.5亿元增加到1135.6亿元,年均增长7.3%。财政总收入从91.6亿元增加到169.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53亿元增加到109.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3%和19.8%,增幅持续领跑全市。...
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34亿元,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3亿元,增长17.5%,增速位列全省第9、温州第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62元、32770元,分别增长9.7%和10.5%。...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8.3亿元,年均增长7.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8万元,实现翻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4亿元,年均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5万元、2.28万元,年均增长6.2%、7.5%。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中排名前列。...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8.35亿元,增长7.6%;财政总收入148.92亿元,增长35.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39亿元,增长3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377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06元,增长10.3%。...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795亿元增长至1252.4亿元,晋升到全省第1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8%;规上工业总产值由2104亿元增加至3047亿元,年均增长7.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和7.7%,差距连续17年缩小。...
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3.3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6万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174.6亿元和105亿元,年均增长12.4%和1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9316元和42051元,年均增长7.9%和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7.4亿元,年均增长7.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742亿元和2242亿元,年均增长13.3%和1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9亿元,其中2021年完成561.7亿元,增长36.2%,全市第一。蝉联...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2亿元、增长7.5%;完成财政总收入745.3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5.69亿元,分别增长15.23%、14.0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7184元、48705元,增长9.2%、10.4%。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省市前列。...
新增世界500强企业2家,21家企业入围全省民营企业200强。新增上市企业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隐形冠军”企业5家,新增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新认定国高企47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6家。新增国家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技术中心各1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122件,同比增长109%。...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千亿大关、达2022.6亿元,增长11.3%,增速列全市第一;人均生产总值超3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5.9万元,居全省第一。实现财政总收入406.99亿元,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89亿元,增长1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2.9亿元,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7亿元,增长11.2%。...
累计利用外资36.6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0亿元。新上市企业15家,总量达30家。新增税收亿元楼15幢,总量达32幢。新增税收千万元楼96幢,总量达164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达7.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4%,达5.01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为1.49。先后荣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45项,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区前列。...
新拱墅面积达到119平方公里,辖18个街道、174个社区,常住人口112.2万人。拥有上市公司22家、(准)独角兽企业11家,省级以上金融机构总部62家,服务业占比达90%以上,经济总量居全市前列。...
以金融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优势明显,“五大行”“四大所”区域总部相继落地,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累计入驻持牌金融机构省级以上总部122家,占全市总数40%以上;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总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1000亿元,投资实体企业7700余家,累计实现税收120亿元。“三圈三街”消费活力领跑全省,200余家旗舰店首店落地,湖滨步行街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预计,下同)、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9.2%,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8.5%。上市企业增至18家,较2016年末实现翻番。成功落地41个10亿元(1亿美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42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超20亿美元。国有总资产2871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32%,国有净资产723亿元、增长23%。村级集体总资产超200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31.2%,村均稳定收入超1430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升到7...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6%,突破21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32%,超2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27%,超4330亿元。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实现千亿能级,新材料加速迈向千亿级。恒力、盛虹上榜“世界500强企业”并持续进位,亨通等4家企业上榜“中国500强”,通鼎等6家企业上榜“中国民企500强”,数量领跑全国县(市、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由334家提升至1031家。新增上市公司12家,累计达25家。中国工联院江苏分院落户吴江。累计建成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4...
以创新驱动发展、以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综合实力有较大提升。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1亿元,同口径增幅28.1%,增幅居全市第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4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1元,分别增长8.6%、10.3%。创新动能有效释放。...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95.6亿元,同比增长8.7%,总量继续稳居全省县(市、区)首位。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实现156.8亿元、79.3亿元,同比增长11%、12.6%(同口径),总量连续12年稳居全省第一,连续七年刷新“破百亿”速度。小蓝经开区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预计分别完成1585亿元、1530亿元,分别增长15.5%、14.2%,稳居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019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20年站稳1100亿元台阶,2021年预计达超1200亿元,年均增幅达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1年预计完成105.1亿元,迈进百亿元门槛,比2016年翻了一番,年均增幅达16.5%。2021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0亿元,以占全市约1%的面积贡献出近14%的总量;外贸进出口总额807.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