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质量编制村庄规划。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5.4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8.6公里,改造危桥15座,加快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聚力攻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清理、生态河道建设和“厕所革命”,新增1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开展全域垃圾分类的镇(街道、区园)达100%,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21.5公里、幸福河湖12条,改造农村户厕10900座。持续创建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特色田园乡村,新改善农房3000户,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现全覆盖。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通过美丽庭院评选、积分兑换等方式,激发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

  四是提升功能品质,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办法,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强化城市水体综合治理,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新建公路站南侧、建设路北延等城市道路,实施新村路提升、方大线大中修工程。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6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加快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在18个住宅小区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在各类公共场所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00台。建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完成燃气、供水、防涝等专项风险评估,管道燃气实现镇镇通。有序推进撤并集镇整治提升,健全公共服务、优化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

  (六)坚定不移优生态,以更快的步伐加速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美丽大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守牢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加强工业废气、扬尘污染、交通尾气、餐饮油烟协同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系统实施川东港、王港河、斗龙港等沿线水环境整治,扎实抓好支流支浜生态管护,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稳定达标。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布局,强化粪污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和农田退水治理,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3万亩。严格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和规范化处置,建设“无废园区”“无废城市”。

  二是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重抓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自然资源督察、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闭环销号到位。加强浒苔联防联控,全面完成沿海互花米草治理任务,同步开展滩涂耐盐植物试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海堤防护林带建设,实施成片造林超3500亩,新建和改造提升绿美村庄8个。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探索具有大丰特色的技术路径。聚焦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动真碰硬提高执法监管质效。

  三是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品,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50项,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家,化工园区争创国家绿色化工园区。统筹保护与开发,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布局综合能源补给站、加氢站等,加大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发展绿色港口物流。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争创省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持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全覆盖。

  四是着力提升生态旅游发展质效。聚力开展“旅游运营突破年”活动,围绕“东部沿海、西部花海”两条主线,加快资源整合,强化运营管理,打造长三角最具魅力的滨海特色风光带,变美丽风光为美丽经济。建好冰雪世界、郁金香健康养生文化中心,完善野鹿荡及周边配套,开发露营、夜游、温泉、演艺、研学等产品,推出更多“二日游”“三日游”。推动荷兰花海创成国家5a级景区、争创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森灵欢乐世界争创国家3a级景区,三元村争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七)坚定不移兴文化,以更深的底蕴丰富文化强区内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一是加强优秀文化保护传承。认真做好大丰革命历史搜集、整理和宣传,将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写进书本、搬上舞台、映上荧幕,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扩大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地影响力。组织国家级烈士陵园布展提升,维护好红色资源载体。扎实推进后北团遗址、杨树村遗址、范公堤大丰段遗址等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古镇古村、古树名木保护,让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重焕光彩。精心打造瓷刻、麦秆画等一批非遗产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去、“活”起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社区、进乡村,讲好大丰文化故事。

  二是打造特色文化标志标识。强化政策激励,支持戏剧、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等文艺和文学精品创作,争创国内国际重大赛事奖项,在“五星工程奖”等重要奖项上取得新突破。实施文艺人才内培外引工程,集聚“文艺两新”优秀人才,促进文艺精品创作可持续发展。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深度挖掘盐垦、湿地、红色、水浒、郁金香等文化符号,推动文化与旅游、康养、农业等领域渗透融合。引导戏剧、曲艺、非遗等传统文化与景区、街区融合发展,推出个性化、体验式演艺产品,促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文化场馆服务功能和范围,实施美术馆、文化馆改造提升,新建“卯酉市民文化广场”,920街坊小剧场、陈澄戏剧工坊、恒北非遗文化园建成开放。建好全民阅读新空间,布局24小时书吧,深化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大丰”。推进数字文化馆、智慧图书馆建设,提升“麋鹿讲坛”等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化文化惠民“三送”服务,办好百姓星光大舞台“周周演”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6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