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2月17日在谢家集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陈亚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力克服疫情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贯彻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全区经济在阶段性下滑后持续回升,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企稳向好态势。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8.5亿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 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36.26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5136元、21261元,增长5.5%、7.5%。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发展,转型步伐大幅向前。园区建设加速实施。坚持建设三大百亿园区总目标,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预计全年产值25亿元,税收7200万元,盘活低效闲置厂房2.1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47.5万平方米。突出工业强区导向,将卧龙山路208亩商住综合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投资6.4亿元规划建设蔡楚产业园。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提质扩量,宏泰钢铁公司预计全年产值36亿元,投资11.8亿元的宏泰二期铁基新材料项目全面开工。淮南西商农商城一片区建成运营,有序承接区域农副产品批发业态转移,成功承办淮南市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乡村振兴示范推广中心挂牌开放,立足淮南、辐射皖北的农副产品物流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项目推进掀起热潮。实施重点项目区级领导包联制度,总投资5.42亿元的18个项目投产运营,总投资73.78亿元的19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加强项目招引,完善工作机制,组建产业招商工作队9个、驻点招商工作组2个,加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50.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现10亿级重大工业项目新的突破。总投资额度21.4亿元的园区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采煤沉陷区农民就业基地等5个政府专项债项目获批入库。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组建区级营商专班,搭建多种线上、线下沟通交流平台,召开政银企对接会22场、就业招聘会56场,助企融资2.1余亿元、协调用工400余人,累计减、退、缓税1.1亿元,减免房租近300万元,兑现惠企奖补资金3200万元。企业开办注销全面实现“一网通办”,新增市场主体3050余户。畅通“优化营商环境”为企服务窗口、政务大厅意见箱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渠道,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四上”企业联系包保走访等活动,累计办理企业诉求1280件,办结率100%,为企优环境测评成绩全市排名前列。

  (二)聚焦开放创新,动能活力持续提升。对外合作逐步深化。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达成结对友好合作协议,与嘉兴市平湖市、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合肥市瑶海区不断拓展合作。组织区内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展会和经贸活动。新增出口实绩企业3家,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000万美元,增长15.2%。科技工作再创佳绩。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引进省级科技特派团1家,新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个,转化科技成果46项,发明专利每万人口拥有量增长至4.29件。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全省现场会上作先进典型交流发言。兑现科技政策奖补资金75万元,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11项,特码斯派克公司“矿山智能换绳机器人”产品入选中国煤炭机械工业优质品牌产品名单。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受理办结率98.9%。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通过股权划转、资产注入、经营领域拓展等多种形式盘活资产资源、优化资产结构,逐步发展壮大平台公司。推进工业用地“亩均论英雄”改革,发放亩均贷8200万元,清理闲置低效用地260亩。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形成品牌,杨公镇前瓦村工作经验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安徽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三)聚焦三农领域,乡村振兴开创新局。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底线,推广土地“非转农”、耕地“小变大”模式,实施土地整理项目4个,新增耕地408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粮食总产量13.54万吨,实现“十九连丰”。投资4700万元的望峰岗镇南美对虾、孤堆回族乡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基地开工建设,升级改造应台孜西红柿、施家湖毛蟹、孙庙甲鱼等9个特色种养殖基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个,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231家,新增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1家,申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个。农村面貌焕发新颜。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改造农厕387户,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2%、98%。唐山镇村庄清洁行动荣获省委农办表彰。新建污水处理设施8座。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4个。投资2057万元,新改扩建村组道路45公里。杨孙路、s102省道(杨公至孤堆段)拓宽工程全面完工。瓦埠湖自来水厂改扩建、二道河深井维修等农村饮水项目竣工使用,惠及群众4.6万余人。农民生活更有保障。常态化开展防范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249个,“雨露计划”帮扶贫困家庭学生91人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资金1781万元,实施项目19个,带动脱贫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71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075万元。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区56个村集体收入平均增长85%,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17个,占比提高至3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8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