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凤还巢”工程。深入实施“智汇无为人才计划”,扎实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纵深推进人才培育“五大行动”,吸引更多“凤还巢”。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站、驻校联络站作用,综合利用“双招双引”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动态更新在外成功人士花名册,招引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无为创新创业。推动市人才发展有限公司、人才发展学院实质化运作,落实人才服务政策,提供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综合服务保障,确保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育得强、用得好,力争全年新增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大学生1万人以上、各类返乡就业人员2万人以上,新引进亿元以上“凤还巢”项目50个以上。
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坚持“亩均论英雄”,市本级抓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盘活,各镇及开发区负责区域内低效用地的腾笼换鸟,全年处置不少于2000亩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再利用不少于10万平方米闲置厂房,盘活10家以上闲置企业。大力推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申报省级试点5个以上,完成增减挂钩不少于1500亩,新增耕地不少于2000亩,充分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资本市场培训专项行动,新增报会企业1家、辅导备案1家、股改1家,设立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1—2支。挖潜提升“一区四园”承载能力,推进高沟电线电缆特色小镇品质提升工程,启动羽毛羽绒产业园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加快马口河片区征迁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开发区路电水气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消防站等基础设施配套。开工建设创新创业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确保科技孵化器投入使用,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公共创新平台。
(二)体系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传统产业换挡升级。深入开展电线电缆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培育一批产值超20亿、50亿的龙头企业和上市企业,新上一批细分领域自主可控、进口替代的特种电缆项目,引导企业向上游的材料研发攻坚,向下游的组件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施工一体化拓展,力争产值突破300亿。加快安徽省特种电缆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继续举办中国电线电缆协同创新高峰论坛,推进电缆产品光电一体数字化升级,提升电缆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发挥羽毛羽绒产业园集聚效应,建设家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引进面料、高档成衣、寝具、羽毛球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家以上,鼓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加快楚江导体产业园建设,确保二期早日投产、三期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0家以上,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1家、一级资质不少于6家,力争建筑业总产值达180亿元。
壮大新兴产业规模。谋划实施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申报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长三角制造中心二期加快建设投产,引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家,力争产值超400亿、向千亿规模迈进,打造全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大力扶持以三只松鼠、紫约蓝莓为代表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着力推动无为板鸭、螃蟹、龙虾、草龟等特色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迈进,筹办坚果、蓝莓、水产等领域的院士论坛和产业峰会。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园建设,引进食品行业头部企业3家以上,力争绿色食品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加快石涧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强化钙基新材料产业研究和项目招引,引进50亿以上深加工大项目1个以上。
培育新的增长点。聚焦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文化创意等新型高端服务业态招引,新增重点服务业企业不少于15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以上。健全商贸物流集疏运体系,推进无为通用机场、高沟公用码头建设,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电商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农产品物流园建设,重点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力争新增电商企业不少于60家、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以上。抢滩布局数字经济,依托“东数西算”无为起步区,启动算力中心产业园建设,引进大数据产业链企业不少于2家,投资不少于150亿元,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企业2家以上。完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240个以上,实现全市制造业集聚区全覆盖。
提升消费的拉动作用。建成运营濡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和五星级酒店、大地农批、万汇城、米芾二期等重点商业项目,布局建设更多的地标型休闲购物街区、消费中心,丰富城市消费场景。完善乡村消费供给,评选培育10件“无为伴手礼”、20个休闲度假村庄,100家特色食宿小店,高标准规划建设竹丝湖、三公山、万年台旅游集聚区,启动开城野生动植物园建设,实施红庙“七师记忆”项目,争创戴安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a景区,启动建设“沿山大道”旅游风景线,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坚持拆迁安置市场化,鼓励改善型住房消费,保障新市民购房刚需,引导返乡和进城就业人员向市区集聚。全域布局建设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三)精细化推进以人民为主体的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颜值
优化城市规划布局。高起点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构建完善科学的规划体系,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以国内一流水准编制城市规划,设计城市重要节点单元、大型公共建筑和天际线,加强城市片区设计引导和风貌管控,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科学设置城区功能板块,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打造15分钟便民利民服务圈。加快东部新城建设,规划布局城市之眼、城市智谷、城市客厅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商贸、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启动建设2个宜邻中心。优化提升老城区功能,启动建设文化艺术中心、老年大学、档案馆,完成环城河综合治理,推进老城旧貌换新颜。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冷冻厂等四个重点片区更新,改造老旧小区39个、棚户区住房1124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188套,探索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工作。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完成老城区主干道路白改黑,建成环城河外环慢道。新建1个货运车辆停车场,新增300个公共停车位,优化收费停车位布局,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开工建设西河路、福园路等6条市政道路,确保前新街、无开路改建完工。挖掘城市底蕴,建成开放博物馆,实施城市古迹恢复工程,寻找“无为记忆”。有序推进铜商高速、天天高速、岳武高速地方性工作,开工建设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完成g347横埠新后河桥、s449赫高路改建一期。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59.3公里,完成省道、农村公路大中修85公里,推进公交线路向镇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