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优服务、强保障,民生福祉再上新水平。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全区人民的“好日子”,民生支出占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73%,6类20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疫情防控精准高效。因时因势决策,科学精准防控,构建起平战结合常态化、辖区属地网格化、运行机制高效化的指挥运转体系,打赢多场疫情处置大仗硬仗。特别是面对11月初青岛市中心城区疫情,尽锐出战、以快制快,仅用5天时间实现了社会面清零。新政策调整后,及时优化防控策略,将工作重心由“防感染”向“防重症”转变,落实医药储备、分级诊疗、重症急救等措施,积极应对感染高峰,全区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总体平稳。社会保障扩面提质。新增就业4.5万人,创设城镇公益性岗位2659个,失业再就业8141人,困难人员安置率达94%,“区街联动 点面结合”帮扶模式获山东省优秀公共就业服务案例。创建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创设“喃喃解忧”服务品牌。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发放困难群体救助金5500余万元。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20个,建成老年人助餐点14处,为1.4万余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5600余名独居老人享受关爱探视服务,完成573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设施增配和300户困难肢体残疾人家庭智能化无障碍改造。改建综合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新增托位450个。完成8项军地互办实事项目,打造全省首家县(区)级退役军人数字化服务平台。与陇南市宕昌县、定西市安定区深入开展东西部协作。擦亮最优教育品牌。完成17所学校、幼儿园维修改造,镇江路小学完成重建并投入使用,连云港路小学开工建设,青岛第七中学启动修缮、重建。做优“1246”集团化办学,打造10个办学教学共研体,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实现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突破95%,率先完成全市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扩增计划指标。1人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入选新一期齐鲁名师、名校长,占比居全市前列。“双减”、海洋教育等工作成果全国推广,学生艺术、体质健康抽测、科技竞赛等成绩居全市首位。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升级改造市南区人民医院硬件设施,打造区医院中医外科特色品牌,新建3处国医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全覆盖。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组建东部、西部2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基层诊疗量达220万人次。对低保适龄妇女进行“两癌”检查,免费救治救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558人次。文体惠民深入开展。在全省率先推出“电子阅读地图”,获评省委宣传部第七次全民阅读先进典型,“青文驿”入选文旅部、中央文明办“2022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典型案例”。举办胶东海洋童玩季、青岛婚恋文化周等特色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千余场。打造新型阅读空间“南邻书房”3处,新增注册博物馆2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2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5平方米,居全市前列,率先实现“5分钟健身圈”。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禁毒人民战争,纵深推进严打整治行动,创新构建“13515”快反机制,全省率先打造智慧警务驿站2处,建设街面警务站15处,建成全国首家军警协作点,实现123天零刑事警情。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9.28%。率先推动辖区全部在营企业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累计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893起,整治隐患1万余处,全力做好山林防火、防汛防台风等防灾减灾工作。全省率先成立消费纠纷调解中心,集中调处消费纠纷3万余件。食品药品安全、金融风险防范等工作不断加强。民族宗教、外事、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台港澳、档案、史志、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全面发展。

  这一年,我们抓改革、求创新,作风能力实现新提升。坚持以改革添动力,以创新添活力,以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工作实效彰显作风能力。为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升级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组建专职队伍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落实《市南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40条举措,出台《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精细化服务企业的工作方案》,强化部门专业化服务与街道属地化服务有机结合,构建“区街联动”“条块结合”的企业服务模式。出台一揽子便企服务举措,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74项证明事项“免提交”;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和全面精简证照证明事项达540项,占比超90%;上线“政务服务地图”“一点即办”,实现审批服务“掌上看、就近办”;深化“独任审批师”制度,178项审批事项“即来即办”“当场出证”;全市首创“暖南”项目管理师,“暖南”审批服务获评青岛市法治为民十件实事、青岛市法治政府典型案例。举办2022年市南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服务企业”大会,更多企业成为了市南区的“最铁合伙人”。为民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建成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一网统管”,发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社会治理网格化智慧工作平台、“暖南诉办”一站式诉求解决服务平台等分平台支撑作用,精细化推进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与民生服务。高效整合12345热线、行风在线、问政青岛等渠道,形成民声民意收集反馈办理机制,全年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事项16万件,问题回复率100%,满意率92%。建成11处“标杆型”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完成高频民生事项全流程电子化审批市级试点,实现基层审批服务事项“零距离、智慧办”。创新网格自管会模式,发挥网格的主导牵引作用,细化网格5类13个项目,明确41条服务管理事项,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商量办”的基层管理路径。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组建并实体化运行历史街区建设运营中心,高位统筹、一体整合历史城区要素资源,推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高效突破。成立园区、楼宇提升发展工作专班,推进软件园、动漫园加速向数字经济、元宇宙产业创新园升级,加快老旧楼宇“腾笼换鸟”。出台《市南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管理三年攻坚行动方案》,高起点编制《市南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成立22个城市更新单元调研专班,梳理更新建设项目274个。建立巡审联动常态化工作机制,将巡察“政治体检”与审计“经济体检”有机结合,落实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绩效管理和结果应用,区级部门公用经费支出压减20%,审计促进增收节支6329万元。深化行政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在全国率先试点“立体化、全方位、联动式”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行政复议案件数减少16.3%,纠错率降低8.1%。深化国企改革,出台《市南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制定《市南区区属国有企业主责主业清单》,引导国企更好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区属国有企业参与引进项目9个,撬动社会资本49.3亿元。政府自身建设成效显著。创新经济工作调度方式,每天提前一小时常态化调度经济运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旅游品质提升等工作。扎实开展“精神大提振、素质大提升、攻坚大突破”作风能力提升年行动,建立市南区“摘星夺旗”考核机制,举办局长书记擂台赛,形成了亮绩赛绩、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坚决扛牢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率均达100%;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6件、政协委员提案140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紧盯廉政风险,开展清廉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政务生态风清气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