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6日在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宁波市市长

  汤飞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本届政府的起始之年。近一年来,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市党代会的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扎实推进“两个先行”,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承压奋进、锐意拼搏,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全省,实现了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良好开局。

  ——我们坚决贯彻国家关于稳住经济大盘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稳进提质八大攻坚行动,奋力实现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始终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经济高频监测调度,常态化开展挂联区(县、市)协调服务,千方百计扩内需、畅循环、稳企业,以宁波的“稳”和“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680亿元,同口径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5万元,收入倍差缩小到1.71;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2.5亿吨,增长2.1%,连续14年保持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达3335万标箱,增长7.3%,连续5年居世界第三;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超1.2万亿元,增长5%以上,其中出口超8000亿元,增长8%左右。

  ——我们聚焦聚力塑造变革,加快体系重构、制度重塑、要素重组、能力提升,着力激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强劲动力。围绕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精心编制行动纲要和重大改革清单,体系化、制度化构架数字化改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深入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谋划建立重大项目“1244”统筹推进机制,科学划分市与区(县、市)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努力打造“两勤两专”高素质政府团队,调整成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强化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切实抓好120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1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一批变革创新的大场景大成果落地应用,新型城市化、全域都市化和市域一体化的新模式新机制加快形成。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因时因势迭代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七大机制”和“五快循环”,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打赢突发疫情阻击战;持续做好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和重点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工作,60岁以上老人接种覆盖率达92.4%,成年人加强免疫接种率达81.6%;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全力保障药品供应,努力确保从“防传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段。

  ——我们坚定扛起除险保安政治责任,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努力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除险保安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常态化扫黑除恶,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有效应对“轩岚诺”“梅花”连续台风和罕见高温干旱不利影响,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努力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高质量完成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各项任务。高分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连续16年荣获省“平安市”称号,镇海、北仑、奉化、余姚被授予省“一星平安金鼎”。

  一年来,主要做了八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助企纾困稳链,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坚持主动抓、抓主动,以超常规力度推进经济稳进提质,携手各类市场主体共渡时艰。助企纾困加力落实。第一时间全面顶格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制定实施稳链纾困助企“47条”、稳经济“16条”和接续政策,为企业降本减负585.7亿元,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409亿元,兑付惠企政策资金432.5亿元。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达35.5%,新增企业首贷户2.1万户;新增制造业贷款821.3亿元,增长16%。开展“千名干部助企纾困”、“三稳三提”企业服务专项活动,联系服务企业4.2万家,办结企业诉求1.6万件。稳链保供成效明显。实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强化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和跨市协调,建成前湾新区保供中转仓。优化港区防疫机制,实行不登轮作业、“一船多证一次通办”服务等港口常态化运行措施。开展“标志性产业链群对接”活动410场,组建省级产业链共同体44家。全力抓好电力、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发放价格补贴9亿元,建成应急物资库点538个。市场活力提振复苏。实施优化营商环境5.0版,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位列全国第五。完善企业“一站式”开办、“极简化”审批和歇业“一件事”改革,市场主体突破130万户。开展促消费十大行动,累计发放消费券近2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0亿元,增长4.8%,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二)千方百计抢机遇扩投资,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坚持发挥投资“稳定器”作用,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机遇,大力推动续建项目提量、新建项目提速、谋划项目提前。有效投资扩量提质。实施扩投资优结构攻坚行动,推进工业投资“双百”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1244”机制强力推进通苏嘉甬铁路、宁波西枢纽、甬舟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提速开工,463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要素保障扎实有力。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53亿元;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141.4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一;92个项目获国家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支持,214个项目获国家中长期贷款支持。政府投资基金规模超424亿元。加强用地和能耗保障,国有建设用地供应6.9万亩,增长16.9%,统筹形成65万吨标煤能耗指标供给。招商引资大统筹成效明显。构筑全市“一盘棋”大招商新格局,组建市投资促进委员会,成立投资促进署,出台招商引资新举措“25条”。深入实施“招大引强”专项行动和稳外资工作,吉利新能源汽车系列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引进内资1850亿元,增长2.9%。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增长13.1%,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6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0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